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給孤獨園時,城裡有一位商主,
要帶領五百位商人一起入海尋寶。
航行途中因為商船破損,商人們只好趕緊返航,
並且祈求諸神護祐,讓他們能安全靠港。
平安歸來的商人們仍不死心,幾天後又再度出航,
沒想到接連兩次的航程,商船都受到損壞,
所以一行人只好中途折返,保命要緊。
這位商主因為平日為善,福德深厚,所以經歷了幾次海難,都安然無事。
諸事不順的商主正因無法順利出海,在愁憂苦惱之際,突然想到:
「聽說釋迦牟尼佛具足一切智慧,而且心懷慈悲,哀憫眾生。
我若再度出海尋寶,應當稱佛名號,以求護祐。
若能平安歸來,我願將所獲得的珍寶半數供養釋尊。」
於是商主又招集了一批商人入海尋寶,並且在航途中不斷誦持釋尊的聖號。
沒想到,此次入海真的滿載而歸。
回家後,商主歡喜地把玩這些寶物,越看越喜歡,
越看越捨不得將眼前珍寶的一半供養釋迦牟尼佛。心想:
「如果將一半珍寶供養釋尊,自己所剩無幾,還不如將所有寶物送給心愛的妻子,
然後再跟她要些錢,去市集買些薰香供養佛。」
決定後,商主就跟妻子要了些錢去市集買香,接著送至精舍燃香供佛。
釋迦牟尼佛知道商主得度因緣已經成熟,
於是以神通力將商主所供養的香煙變成煙霧,遍覆整個精舍。
商主見此景象,不禁懺悔自責:
「我怎能見錢眼開,而吝惜將寶物供養給釋尊呢?
如來有大功德力,能令此微弱的香煙遍滿精舍,實在稀有難得。
我應當準備珍饈佳餚,供養釋尊。」
於是商主非常誠懇的祈請釋迦牟尼佛至家中接受供養,釋迦牟尼佛欣然答應。
隔天,商主準備好飲食後,即派人至精舍恭請釋迦牟尼佛,
齋僧完畢,釋迦牟尼佛為他開示貪心的過惡,
商主聽了心開意解,於是將入海採集來的寶珠供養釋尊。
沒想到,寶珠騰於虛空之中,變成寶蓋,釋尊走到哪兒,便移動到哪兒。
商主見此殊勝景象,不僅五體投地誠摰禮拜,更發大誓願:
「願以此供養功德,回向於未來世,作盲者之眼睛;
無歸依者,為作歸依;無救護者,為作救護;無解脫者,為作解脫;
無安隱者,為作安隱;未涅槃者,使令涅槃。」
釋迦牟尼佛聽完商主的誓願後即默然微笑,從口中散發出五色光芒,
光芒繞佛三匝後,還從頂入。
阿難見佛微笑,於是向前請示:
「釋尊,諸佛如來威儀莊重,沒有因緣不會破顏微笑,今日釋尊以何因緣微笑?」
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:
「這位商主以慚愧心來供養我,因此功德,
所以他將不會墮入三惡道中,且會受生天上人中,常享快樂;
三大阿僧祇劫後,當得作佛,名為『寶盛』,能廣度眾生,不可稱量。」
眾比丘聽聞開示後,皆依循釋尊教誨,精進修行。
典故摘自:《撰集百緣經‧卷一》
悟覺妙天禪師禪語 -
人生活在世間,每天早出晚歸,忙忙碌碌的,都在忙什麼?
迷迷惑惑都是忙貪、忙嗔、忙癡,惹一身灰塵。
什麼是佛所說的灰塵?在心裡的汙染,才是真正的灰塵。
心外的一切微塵,都與你無關,最可怕就是心裡有憤怒、有嫉妒、有不平、有不滿、
有怨氣、有貪心、有執著、有傲慢、有懷疑,這些都是你心裡的不清靜。
心戒為上,心戒,要戒哪一些?
不要貪心、不要貪取、不要憤怒、不要去執迷一些壞習慣。
遠離是非之地、遠離是非之人、遠離是非之事,
多接觸善知識、善士,這樣自己就可以做到心戒。
我們要趕緊靈修禪定,隨時隨地親近自性,遠離一切顛倒夢想諸相。
「心」就是道場,要轉「有相」為「無相」,轉「有為」為「無為」,
轉「知識」為「智慧」,
遠離貪心、瞋心、痴心、慢心、疑心、嫉妒心、挑撥是非心,
這樣自然就會充滿法喜。分類:佛典故事‧禪宗故事‧印心佛法‧臨濟宗‧禪宗法脈‧佛陀正法‧悟覺妙天禪師(妙天法師)法語 - 「妙天禪師開示錄」集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