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摘自悟覺妙天禪師開示一文
不要以為呼吸是生來就會的本領而忽略了它,
一般人的習慣是用胸部呼吸,和大自然剛好相反,
所以體力和健康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退化。
一定要改用反呼吸法(即腹部呼吸),才能夠延長壽命,
必須練到定點呼吸(胎元呼吸)才能夠入定。
現在的修行人都疏於練習呼吸,一心只想要入禪定,
結果讓身體隨著歲月而老化;
這樣連入定都不可能,更不用說要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了。
因此,當色身依然健在的時候,就要趕緊把身體練好,所以越早修行越好。
至於如何入定,就是要超越。
入定後是另外一種層次的顯現,那是一個心靈的世界。
如何超越到心靈世界?一定要經過禪定。
而禪定的第一步,必須要突破生理的障礙。
當身體健康了以後,還要照顧心理的健康。
因為心理如果不健康,會直接影響到生理,而且也容易讓腦筋退化;
所以身體與心理兩者都很重要。
佛教界說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可見成佛的確很不簡單。
其中第一大阿僧祇劫便是經過生理的關卡,也就是要成就體內的所有細胞,
此即地藏王菩薩所說的「眾生度盡方成菩提」。
然而,眾生在哪裡?
眾生不在外面,而是在體內的每一個細胞。
譬如肚子餓了會咕咕叫,就是眾生在叫餓。
等到有一天你能讓它不再餓的時候,就成佛了。
所以一定要突破生理的關卡,
否則,即使蒲團坐爛了,生命也結束了,一樣不能成佛。
但是很多修行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,
甚至很多宗教也只是維持傳統式的教理。
修行一定要突破生理及心理的障礙,才能夠解脫。
比方現代人的心中都充滿了不平與仇恨,
這些意識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,一定要設法超越。
由此可知,修禪定一定要先學會呼吸,練功也是從呼吸開始。
如果能夠掌握呼吸,就掌握了生命。
其次,還要能掌握心理,也就是意識。
如何才能讓意識由知識轉變為智慧,讓人格從凡人變成聖人?
這一切都要從「呼吸」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