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迦牟尼佛在羅閱祇耆阇崛山說法時,城中有一美麗女子,名叫蓮花。
她聽聞佛陀耆阇崛山說法,內心非常法喜,
決定放下一切世事,出家為比丘尼,前往禮佛,聽佛陀說法。
走到半路,經過一段小溪畔,於是停下腳步休息片刻。
在溪邊洗手時照見影子,看到自己的容貌,十分美麗。
心中一轉念:「我有這樣美色,為什麼不珍惜善加利用,反而要出家呢?
不如先享受個幾年情愛之歡後,再去出家吧!」
打定主意後,便折回原路回家。
釋迦牟尼佛在山中,知道蓮花應被度化,於是幻化成一位少女,
艷麗無比,勝過蓮花數百倍。
少女一路走到蓮花家中。蓮花見到少女,驚為天人,殷勤問少女:
「你從哪裡來?親友都在什麼地方?為什麼要一人獨行,無人陪伴?」
少女回答說:「我是從數十里外的城中而來,現在想回家。
可否請姐姐請送我同行到泉水邊!」蓮花欣然答應。
於是蓮花陪著少女前行,一直走到泉水邊。
少女嬌喘的說行路倦乏想要休息。
二人坐在大樹下,少女把自己的頭放在蓮花的膝上,沉沉睡去。
不料睡著後,竟然氣絕身忙;身體立即腫脹腐爛,肚腹潰裂,蟲蛆湧出,
齒落髮脫,肌肉身體登時爛成一堆,不像人的模樣。
蓮花見狀,非常驚怕。驚恐之餘,蓮花心想:
「為什麼這般麗人,好好的忽然會變成這個慘狀,真是人生無常!
再美的人也會變成這副模樣,我還是趕快投到佛前,努力學道的好。」
於是立即起身來到釋迦牟尼佛跟前,行五體投地之禮,
並向佛陀訴說決意學道之志和遇到少女忽然死爛之事。
釋迦牟尼佛向蓮花開示:「女子有四件事,最是靠不住的。
第一,年齡就算青少,終有變老的一天;
第二,身體就算強健,終有死亡的一天;
第三,六親就算歡愛,終有別離的一天;
第四,財富就算積聚,終有散盡的一天。」
蓮花聞法,欣然開悟,最後得阿羅漢果。
本文出自《蓮花女經》
■悟覺妙天禪師開示■ |
如果執著於物質慾望的世界,就不能解脫你的心;
禪宗的最大特色就是不重外相,所以修行要有「破相」的智慧。
印心佛法,就是要讓你開悟。
如何開悟?不是光在那裡禪坐,而是讓你得到智慧,
因為「智慧才能破無明」,無明破了,自然就會開悟。
【 延伸閱讀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