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禪坐在東方國家流傳了兩千五百年後,
近年西方社會也注意到禪坐的奧妙,逐漸興起了一股靜坐風潮。
尤其在靜坐的「實用性」透過各種腦神經科學儀器的腦部影像分析佐證,
再再證明了靜坐對於大腦運作有超乎想像的正向效果!
歐美的大學生實驗學靜坐,發現靜坐前和靜坐後的反應度和記憶力,
前後相差太多!
西方醫學界,漸漸從病例中發現,
靜坐對於抗壓或減壓確有助益,
愈來愈多的醫師建議病人採用靜坐,
來防止或延緩長期性疾病,
如心臟病、癌症、不孕症、愛滋病…等的病痛,
以及焦慮煩躁的情緒。
美國時代雜誌還曾針對靜坐做過專題報導,
統計出美國成年人約有1000萬人「經常」打坐,
比十年前多了一倍!
然而,靜坐就是禪定嗎?
西方此刻正流行的「靜坐」,是在我們要進入正定之前,讓身心安靜下來,
是禪定的暖身動作,屬於意識層次,並不等於禪定。
■ 悟覺妙天禪師開示 ■ |
一般的靜坐,是以一定的打坐姿勢,把身心放鬆,這點和禪定一樣,
但是靜坐只限於「意識」與「知識」的超脫。
我們知道,人的意識來自於大腦的思想,
「靜坐」就是把大腦的意識活動暫時停止,然後從中得到寧靜與舒暢。
不過禪定是有層次的,透過禪定,讓意識從複雜而單純而歸零,
然後進入潛在意識,使之也歸零,最後進入智慧層次,
也就是第四度的靈性空間,讓智慧來取代意識及潛意識。
從正定開始,到大定、深定,最後到妙定,
一定要到妙定的境界,才是真正的智慧世界-「禪」的世界,
只有進入到這裡,才能真正開發心靈智慧。
【 延伸閱讀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