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家境貧困,葉錦彙高中畢業就從嘉義北上打拼,
生活的重擔、家計的負荷,讓她總是忙於賺錢,
但心中卻隱隱浮現一個聲音:「難道人生就只能是這樣而已嗎?」
文/曹麗蕙
分類:禪修心得分享‧印心佛法‧臨濟宗‧禪宗法脈‧佛陀正法‧妙天法師‧悟覺妙天禪師‧我們的妙天師父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 src="http://pub.sitetag.us/inline_badge.js?url=&optimize=0"></script>才20歲的年華,葉錦彙不崇尚玩樂,而是尋求生命的信仰,
「只要有關宗教的活動,我一定參與」她回憶。
然而16年來均未遇到適合葉錦彙的修行法門,
一直到5年前,她踏進了悟覺妙天禪師所設印心禪門的道場,
才禪坐第二次,內心就有一股聲音告訴她:「這就是我要的!」
與心相應堅定信心
葉錦彙從事外籍勞工、幫傭、監護工等專辦業務,
一手為丈夫打理台灣公司的所有事務,還要照顧公婆、孩子,
禪修前,她一度覺得難以負荷,並因壓力太大,罹患了憂鬱症。
「禪修後,我選擇用修行的方式,調整自己。」
而她最大的轉變,就是身心都變健康了,且懂得轉念,人也快樂起來。
「禪修讓我各方面的能力均提升了,不僅更具靈敏度,
能很快相應到人心,面對人生的考驗、挑戰,也更有勇氣與信心面對。」
她開心分享禪修心得。
她進一步補充:
「有些人在困境中,
都是用負面的角度看事情,
但有修行的人,
會用樂觀、堅定的心朝正面看,
也較懂得用寬恕、包容、
慈悲的心待人接物。」
用超越心面對困境
因為從事外籍勞工、幫傭、監護工等專辦業務,是做「人」的事物,
不管是僱主或受僱人常常會有情緒性的話語、行為。
以前,葉錦彙因為處理不完類似的問題,
無法提早回家陪孩子,而感到不耐,
甚至萌生「為什麼我要為你做那麼多」的念頭。
但現今,懂得禪修的她,有了超越的精神,除了事事樂觀、正向,
她更體驗到樂於付出的快樂,
「現在,我已不會想我付出了什麼?別人要回報什麼?
就只是欣然奉獻我的愛。」
禪修,不僅讓葉錦彙感受到付出的喜悅,也讓她有清明的思想與智慧,
處理事情時,能很快切入重點分析,條理分明,有別於過往手忙腳亂的情形,
「我現在有較多的時間可以陪伴家人了。」
生活中實踐助人大愛
慈悲與愛,修行者需時時謹記於心,當有機會落實,不會推辭。
不久前,一位印尼籍女傭患了舌癌,僱主想遣返這名女傭,
但葉錦彙緊急向僱主協調,她對僱主說:
「麻煩您先不要遣返,給我時間,由我負責帶她治療,
因為台灣有健保,她還有就醫、治癒的可能,
回到印尼,不管是當地的醫療設備,或是她的家境能力,
都必定無法再治療了,那她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條。」
後來,葉錦彙就帶著這名女傭看醫生、做切片、開刀動手術,
現在她已進入恢復、療養期,之後就能繼續留在台灣工作了。
「雖然,當初我向僱主承擔這個重任時,是有些擔心,
但我感受到的是一個生命在向我求救,內心中也有力量支持我,
叫我不用恐懼,我也就義不容辭了。」她道。
除了靈性面的提升,感受到清淨自在的快樂外,
禪修也讓葉錦彙更具慈悲心,從生活中實踐助人的大愛。
-- 本文摘自禪天下雜誌NO.80 --分類:禪修心得分享‧印心佛法‧臨濟宗‧禪宗法脈‧佛陀正法‧妙天法師‧悟覺妙天禪師‧我們的妙天師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