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已經不恨我爸爸了。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轉變。
我成長過程中,因為常常在父親心情不好時被他當成出氣筒,
受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羞辱和打罵,所以對他充滿了恨意和敵意。
那種恨強烈到我只要看到跟他長得像的男子,就全身上下不自在,
在鏡中看到自己的五官跟他長得像的地方,就充滿了厭惡。
文/景琳師姐
最討厭別人對我說什麼「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」這一類的話,
我會覺很生氣也很傷心,氣那些人的無禮,
傷心那個常被打得鼻青臉腫的自己,難過為什麼不像別人一樣有個疼我的爸爸。
曾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,因為覺得小時候受到很多傷害,
想要藉心理學知識來自我療傷。
書中常看到的一個理論是,受害者如果不能原諒加害者,
那其實是一直在受到同樣的傷害,所以受害者為了自己著想,
一定要想辦法原諒加害者。
理論說得很好,但我讀了很多本關於原諒的書,還是一直找不到那個方法。
在禪修營時,精明師兄的講題跟「放下」有關,
所以下課後我就問了精明師兄要怎麼放下。
他的答案是「不去想」。我還是不滿意,又追問,那怎麼才能不去想?
精明師兄不知是開玩笑還是認真地說:「你說呢?問你自己啊!」
我就不好意思再問下去了。
那天禪坐之後,我心裡突然出現了一個畫面,
就是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故事裡的那個屠夫。
手裡拿著一把屠刀,到處問人:「我怎麼放下,我怎麼放下?」
路人摸不著頭腦地看著他說:「奇怪,你把刀放下就是了啊!」
然後我就突然了解到,我就是那個屠夫,
刀就在我的手裡,放下就是了。
有了這個領悟,我就真的放下了。
最近偶然看到菩提達摩大師的入道四行觀,心中頗有領悟,
在此與大家分享最能代表我現在的心情的一段:
「若受苦時,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,棄本從末,流浪諸有,
多起怨憎,違害無限,今雖無犯,是我宿殃惡業果熟,
非天非人所與,甘心忍受,都無冤訴。」
■ 禪修心得分享觀後感 ■ |
悟覺妙天禪師開示:
「何謂「放下」?就是回復菩薩相、菩薩身。
把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通通都徹底放下,才是真放下,
至於要如何放下?
要有所覺悟,要覺醒、要開悟,才有辦法放下。」
煩惱是不會自動離開的,只要是人,就會有煩惱;
重點是,煩惱要有人背負才會存在,
如果你想通了,放下了,它就自然消失。
禪修,就是教我們「放下」。
若心起罣礙,就會有痛苦,放下了,就是佛。